摘要:
在“爸爸真棒”去年的《国际化教育家庭调研报告》中,调研数据最 大的一个变化就是“低龄留学意愿暴增136%”。
而今年春暖花开后,选择变得更自由了,反而让“如何做选择”本身更难了。海外的低龄留学VS国内的国际高中,适应/竞争、升学/压力、独立/陪伴……家长有太多的纠结的维度。
今天的文章,作者是曾经是国内双语学校、国外IB高中学生,大学毕业后又在国内某IB高中做了一学期助教,他将以IB课程为例,还原学生真实的就读、生活、升学的体验,对比海内外读高中可能面临的不同挑战,希望能给择校家长一个“第 一视角”的参考。
前情提要
由于想做老师,所以我本科毕业回国后在上海一知名的IB学校申请做了一个学期的助教,以实际积累校园经验。
由于自己曾经也是IB学生,和目前的11-12年级学生年纪也差不多,所以自认为和部分学生在课堂外成为了不错的朋友,也正因如此,我想自己才可以从多方面的观察来对比一下国内外的IB课程。
不过毕竟我自己也没有实际再做一次学生,所以视角可能不够完整,主观想法也强烈一些,怎么看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01 学校规模的区别?
我以前在瑞士的高中非常小,一个学校只有300余人,我自己年级一共两个班,每个班级只有15人左右,所以我们对全年级乃至上下年级的同学都很熟悉;
但是现在我实习的学校就大多了,一个年级就有100多人,一些必修课甚至需要好几个班级,好几个老师同步教学,许多学生自己也无法认全自己年级的同学。
当然这样也是有利有弊,很明显的一个缺点是“小团体”会多一点,我在校期间就没少听说学生之间的爱恨情仇。
学生一多,各类drama也会变得更多,比如同学间有大小矛盾(比如xx和自己好朋友的前男/女朋友在一起的这种事情等等);或者同学和老师有矛盾然后朋友圈公屏吐槽的事情都不算少。
再者,似乎感觉由于人太多,同学之间互相的“归属感”会没有这么强烈,很现实的情况是,就算是同一个年级,由于选课和活动不同导致是同学也只是“点头之交”,这点在我以前学校是没有发生的。
不过人多的优点就是能交流的对象多了,比如在我以前一个数学班就没几个人,每次要问人都只能问固定的同学,如果他也做不来或者没时间帮你,那这事情就没办法解决了。
但是大学校就不同了,一个班上总有几个能帮到你的人,实在不行你还能问别的班级的同学。
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是由于学校大,设施和课外活动也会多很多,比如他们就有游泳池,大型健身房,室内大体育馆,陶艺教室,烘焙教室,还有选择丰富的食堂等等,相比起我以前高中那个打铁如枪击案现场的篮球框来说,这不知道豪华了多少倍。
02 老师教学的区别?
说完了学校结构,那再来说说教学上的差异吧!
如前面所说,由于学校规模的差异,国内学校的老师也是多了许多。
在我以前的高中,基本上一个热门学科(如数学)就2-3个老师,他们会负责6-12年级所有的学生,所以常见的情况就是IB的HL和SL都是同一个老师,教学进度全由他掌握,甚至还有老师身兼多职的情况,比如当年我高中的一个帅哥老师就又教数学又教商务。
这样的好处是进度统一,不会出现快慢(但是也有那种到了IB大考前课本还没教完的老师,这就比较糟糕)。
同样,由于老师少,我以前高中每个老师基本都有自己的办公室;但是在上海,可能就要很多老师挤在一个办公室了,比如说我在的部门小小一个房间里就有快十个老师“齐聚一堂”,想必做学生的敲门进来看到一堆老师也是压力会很大吧。
尽管老师多,但是教学进度不能有太大的区别,不然有时学生们也会“攀比”自己课上学的东西,所以教研会议就是少不了的,像我们部门每周有一个全体会议,而各年级老师也会视情况组织自己的会议。
还有很大一点区别是,如果你是一个大陆籍的学生,那在双语学校就必须参加教育部统一设置的会考课程,比如历史、政治、地理等,从这个角度想国内的IB学生的要学的东西确实也比海外IB学生多了不少。
03 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
这个话题就涉及到很多方面,首先我想到的大概是要克服所谓的社恐。
我记得第 一天上班就因为一个老师被隔离上网课,而被安排去该班级做现场支援的助教。我第 一天来学校,第 一天当老师,还要面对第 一次见到的一群16-17岁的高中生,这着实是有亿点点紧张。
好在任课老师替我做了介绍,我也成功的进行了所谓的自我介绍。不过之后就大概也是脸皮厚了,并且多少学生们在校园里也见过我了,就算去没去过的班级,我也可以很从容不迫的进行所谓的代课了。
做网课的现场支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维持课堂秩序以及适时配合网课老师进行课堂活动等。
毕竟几年前我也是IB生,我太了解他们课上用电脑会干些什么了,抓包他们很容易,但是随即我就陷入了沉思:
我应该抓他们吗?课堂上摸摸鱼这不也是天经地义吗?
就算抓住了就可以保证他们认真听课吗?
会不会给学生留下一个我是很死板的老师的印象?结合了这些综合考量后我决定只要不是太明显,偶尔切屏看看微信等行为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一些我走到背后还浑然不知的愣头青们,我就要提醒一下了。
还有一个很大的转变是我对于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作为学生时我可能听课时,会自然的认为老师的授课内容全部都来自他们日常的积累,或者不太会思考这些看似无关的内容与课纲之间的联系。
但自从参与了备课之后我发现,这些不重要的知识与例子其实都是老师非常努力准备以及精选过的内容,比如我们讲到“凝视”理论时也要查福柯的论文,讲东方主义时也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该理论的历史以及在作品上的体现等。
这些内容看似只是让课堂变得丰富(甚至一些学生会觉得与课文无关),但其实对于深刻理解文本本身,甚至于正式IB大考的写作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所以说啊,学生们啊,如果你读到我的文章,那就请多花点时间思考一下老师们课上的废话吧!
04 对于一些眼下问题的思考
我接下来想提到的这些问题,其实我自己也没有思考出到底是因为国内和国外的IB造成的理念差异,还是这是5年前和当下IB环境的整体差异,我个人的理解是两者兼具。
我观察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大概就是师生关系,这里先拿我的一句被办公室老师誉为金句的话来概括一下师生关系吧:
“以前做学生总觉得老师要迫害自己;现在做老师了才知道是学生天天要迫害老师”。
这句话尽管有些夸张戏谑的成分,但是多少也能看出关系并没有想象中融洽。
比如在我以前(包括我上海读的双语学校与欧洲的国际学校),无论这老师教的好不好,给的成绩好坏,我们从来不会想着“弹劾”或者责怪老师,即便老师只给了5,那也会欣然接受并且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并且去请教老师如何改进自己的文章。
像师生的课外关系也是,欧洲似乎更为融洽,可能课外时候老师就会与学生一起聊天,甚至踢踢球打打游戏等;就算是在国内,我当时同梯的同学们只要转校,或者毕业后也都会和老师们成为朋友。
但是如今我在这学校半年多,已经听到了不少学生认为自己拿不到7就是老师教的有问题,或者觉得故意克扣分数,从而对老师有敌意的现象了;他们甚至有些人会跑去质问老师为什么不给7,或者直接给校方写邮件要把这老师换了。
其实,我想说作为老师给个低分然后再花时间跟你解释有什么好处呢?再说了,7分本来也不是这么好拿的,如果班级里每个人都是7,为什么IB的7分比例这么低呢?
很有趣的一点是我确实读过这些质疑老师评分同学的中文试卷,先不说文章逻辑,病句那叫一大堆,你说这句子都写不清楚的人能拿7分吗?自己也不看看自己文笔如何就过来要分数(如果老师读者们读了觉得很解气的话请给我一个点赞转发谢谢)。
吐槽归吐槽,这也让我在思考是什么导致师生关系这么差,想来这应该是个连锁反应: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们似乎对于分数过度重视了,甚至有些唯分数论。比较直接的体现是学生们的平均成绩很高(36以上)。正是这种对于分数的偏执,造就了这种高分的环境,但是也让学生因为分数迷失了自我,拿不到高分便怪到其他人身上。
其实IB设计出来就不是让你去拿满分的,如果你某一科很有天赋,那可以拿到7;如果真的非常全才,那么确实可以拿到40甚至以上的高分并且去申请剑桥或者美国前10,但是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各个学校IB平均都能达到36以上呢?(全球平均分是32左右,可见除去亚洲学校普遍IB学生是多少分)
真就每个中国学生都这么优 秀?只能说每个中国学生都付出了比欧洲多得多的努力,才达到这个结果。
这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越来越卷,也许中国学生本来就更卷,但是与几年前比起来只有愈演愈烈。比如十二年级学生考试前复习到2-3点,然后次日7点起床都是常态。
虽说这也许可能会让一些人这次考试考好一些,但也不能每次都这样熬夜吧?IB的考试成绩占比较小,就是它不想让学生唯分数论。
即便这样熬夜可以提高大考成绩并且带你去一个本不属于你的大学,接下来的四年也许就会碰到一群你死命读才能追上别人一般水平的同学,这样明显不利于身心健康。
05 压力的来源?
虽说同伴压力和内卷是压力大的来源是必然,但是我认为有别的原因导致了当下的结果,比如说一个没有这么清晰的升学理念。这里所谓的“升学理念”包括了家长、同伴以及中介给的。
根据我和心理咨询老师讨论后的一个不完全统计,我发现那些最焦虑的通常是外面很早开始找升学指导的学生,反倒是跟着学校DIY的学生比较少去寻求心理帮助。
我们讨论下来的结果是--
很多学生不了解自己的情况(能力)以及爱好,只是跟着所谓的大学排名,学生或者中介的推荐而去扎堆报考某些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学校。
全世界不同国家大学这么多,完全不必把眼光局限在英美某些高排名大学,荷兰,澳洲,甚至日本,只有自己喜欢的,才是最好的。
其中很多学生都是申请十所以上的美国大学,每所大学可能都有几篇文书要写,加起来就是2-30篇,在IB已经很辛苦的情况下,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还有一点比较常见的是有些学生真的搞不清大学的入学标准,学校官网写的分数就是最 低标准,也不一定是越高越好,认为学校写35分,你就要38分才能申请,可能在中介看来确实你分数越高录取几率越大,但是这只会徒然增加学生不必要的压力。
我就听过学生的一些惊人言论,比如“老师,我36分是不是没大学上了?”,或者“中介跟我说只要努力每个人都能考45,所以我应该拿到7”那这样看来全世界的IB学生都不努力,且大部分都没大学上了。会被灌输这样的想法,很可怜,也很可悲。
相比广撒网,我以前欧洲高中的升学辅导比较讲求“精 准”,她在申请之前会让学生花时间去研究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大学,并且最后确定下来3-5所自己的目标,以及保底的学校。
毕竟申请的再多,最后也只能去一所,剩下的某种意义上都是“无用功”,花时间去写一些自己也不明所以的文书,不如多花些时间去研究自己喜欢什么学校。
(插个题外话,之前和别人聊这个时有人问我是不是我学校的升学辅导为了偷懒,或者因为学生太多所以才找个理由让学生少申请几所。
但其实她是按照时间收费的,学生申请越多她赚的越多,而且一个年级才三十个人,一半都申请英国,只要一篇文书,大概不存在偷懒这个问题)
最后再讲个可能是这两届学生才有的烦恼吧,只能说疫情对中国,尤其上海的学生来说影响确实太大了。
起因是因为我听到了他们对于IB的模考安排有巨大的抱怨,更有甚者考到中途直接在考卷上写“我崩溃了”。他们觉得学校非常(省略一些不文明字眼),因为把IB正式大考1个月的日程,在2周内考完,这就导致安排很紧张。
我一开始很不理解,觉得现在学生抗压能力太差了,因为我当年是一周半考完的,且几乎所有国内外学校都是如此。但是结合了前文所说升学压力,以及看完他们这两年的课程安排,我对他们更多的是感到怜悯。
首先,前两年的学生都是不用大考的,从这一届开始都要正式考试了,因为全世界当时都从疫情的阴霾中走出来了。但是,这些上海学生,真的没上过几天线下课,也没有考过几次考试。
以该校十二年级学生为例,他们第 一年IB几乎都是网课度过的,好不容易熬到可以线下了,又遇到22年上海的4月,随后又是12月开放后的大流行,他们几乎没有线下考过试。
一下子把几百人聚在体育馆考试,确实压力会大。但是也没有解决方法,只能希望下一届学生能够不再受其苦吧。
「 写在后面的话 」
同样是IB课程,在国内和国外的就读体验确实是有非常巨大的差别。
在国内
你会在一个条件更好、教师更加负责、同学朋友更多的环境下度过。也许你周末可以回家,可以享受国内生活的便利以及更好的伙食,在迷茫时家长就在旁边。
但是,你所面临的各种可见的、不可见的压力都会更大;相对的,你可能会进入一个非常好的名 牌大学,一路在拥有最好的资源的情况下走下去。
如果在国外
你可能会去到一个人烟稀少的小镇,和少数的同学老师一起度过这几年的时间。
可能你的老师们也不太负责,他们教了一年就离职去新的国家了,你的外国同学们也不是这么爱学习,只想着如何pass就好;校园生活之外,你去个超市要1小时,交个电话费要去邮局等。
但是你会碰到各种不同的有趣的人,有趣的事,在一个比较安稳快乐的环境享受所谓的“高中生活”,用两年时间找到自己的兴趣去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学。
这两种学习模式都各有利弊,在这里只能希望大家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并且少走“弯路”吧!
上一篇:没有了
免费领取最新剑桥雅思、TPO、SAT真题、百人留学备考群,名师答疑,助教监督,分享最新资讯,领取独家资料。
方法1:扫码添加新航道老师
微信号:shnc_2018
方法2:留下表单信息,老师会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1、如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表明出处;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资料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与新航道联系(电话:021-64380066),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客服热线电话:4008-125-888
总部:北京新航道教育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总部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8-1号6层601 集团客服电话:400-097-9266
Copyright © www.xhd.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5069206
ICP认证:京ICP备05069206号-5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5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