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生考SAT仅7%及格说明了啥?
美国善于探索和标新立异的孩子被认为是人才的重要特征
培养创新思维,要多提供开放式环境,多给思维跳出框架的权利
10月27日的《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显示,参加美国高校入学考试SAT的中国高中生中,只有不到7%的人成绩达到1800分“及格线”,而达到美国优质大学普遍要求的2000分以上成绩的更是只占2%。
新闻
背景
SAT轻易将“死学”的学生筛出美国
SAT题目中能力和语言比例约为8∶1。SAT培训表示:SAT“出题配方”轻易将死学语言却缺少真正思维能力的学生筛出了大门。
善于探索和标新立异,被美国认为是的重要特征。美国人屡获得诺贝尔奖,无疑与这种社会化的批判性思维有很大关联。但中国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怎么样呢?前段时间,有个小学生因“孔融让梨我不让”的答案,被老师打了红叉,一度引起了舆论关注。
针对“7%”的事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委员会委员夏谷鸣指出,这是由于中国的教育缺乏对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强调标准答案,服从老师、课本和权威,高分“好学生”的批判性能力不足,这是教育者必须要面对的。
什么样的中国学生能考2300分
北京一所中学负责人在《2012中国SAT年度报告》发布会上透露,该校SAT考到2300分以上的学生数理化很强,或在全国单科竞赛中拿过奖,或课余活动精彩。对此,表示,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学生才能考高分。
在教育学者熊丙奇看来,内地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缺乏是事实,但内地的高考近年来也在尝试改革,考试题中多了开放式、思辨性强的题目。但他也认为,这在现 实中存在着问题:一是按分数高低录取,开放式的命题会否影响评分的客观公正?二是开放式的命题将打破“主题先行”,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育不能再实行灌输教 育,也要求阅卷老师,不是判断学生观点对错,而是分析是否言之有理,用严密的逻辑、丰富的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否则,学生的思维就无法跳出老师教育的框架。
对"7%"大可不必惊慌和惊叹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思考是行动的先导,一个人的能力取决于知识、思考、行动等多方面的相互作用,其中,思考力最为关键。思考差之毫厘,行动失之千里。
如果把应试思维比作是“走路”的话,批判性思维无疑就是“跑步”。试想,一个连走路都走不好的人,又怎能跟天天练习跑步的人竞跑,而围观者期待他勇岂不是痴人说梦?
其实,对“7%”这个成绩大可不必惊慌。不能因为中国学生7%的合格率就反证传统教育的失败或错误。猜想一下让一个美国高中生参加中国的高考会是怎样的结果?这里只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差别。
诚然,“7%”这个结果也足以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深思了。但要改变这个状况,更应从人才的选拔制度层面去思考。当文凭不是人才选拔最重要的依据,能力与水平才是人才选拔最重要的依据时,还用担心我们的学生缺少“批判性思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