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雅思16Test4阅读passage1原文翻译
剑16完整版新鲜出炉啦!!包含完整的 4个test和对应音频,大家可以好好利用起来~~《剑雅》 系列作为雅思考试的官方指南,雅思考试风向标。它在雅思备考中的重要性不必再过多强调啦。利用新的剑16可以熟悉了解题型分布以及题目难度等级上有哪些变化,然后针对性查漏补缺做准备哦。在下文中小编整理了剑桥雅思16Test4阅读passage1原文翻译的信息,一起来看看吧。
剑桥16电子版本,请扫描二维码,暗号“优化+剑桥16全解”,会有老师联系并发送资料。
1.剑桥雅思16Test4阅读passage1原文翻译
古罗马隧道
古罗马人曾经控制着欧洲、北非和小亚细亚地区,他们采用了其他文明的建造工艺,在自己的领土上建造隧道
波斯人曾生活在现代的伊朗地区,他们是最早建造隧道为在干旱地区定居的人们稳定供水的文明社会之一。在公元前第1个千年的早期,他们采用了 “坎儿井”的隧道建造方法,先在山上沿直线放置一排木桩以确定隧道的走向,然后每隔一段距离向地下打一口竖井。工人们再从地下挖空竖井末端之间的土壤,隧道就建成了。挖的士再通过竖井运到地面,此外,竖井还能在作业过程中起到通风的作用。隧道建成后,就能将坡顶 的水流引入沟渠,供人们使用。令人赞叹的是,波斯人2700年前建造的一些“坎儿井”至今仍在使用。
后来,他们将这一知识传授给了古罗马人,古罗马人也利用“坎儿井”的方法来修建沟渠,用于农业(灌溉)。古罗马人修建“坎儿井”隧道时,把垂直竖井的间隔定在30—60米。竖井上带有抓手和脚镣,以便供人爬进爬出,竖井上方还有木头或石头盖子。 为确保竖井垂直,古罗马人还在每个竖井的顶部放了一根杆子,在杆上挂了一根铅垂线让铅垂线末端的秤锤保持在竖井的中心位置。铅垂线还可用于测量竖井的深度或确定隧道的坡度。长达5.6公里的克劳狄隧道(Claudius tunnel)建于公元41年,用于引取位于 意大利中部的福奇尼湖(Fucinelake)的湖水。克劳狄隧道的竖井深122米,由大约3万名工人耗时H年修建完成。
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第二种隧道修建方法,被称作“双向开挖”法,即从两端开挖隧道。“坎儿井”法不适用于穿过高山,此时“双向开挖”法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因为隧 道的两端需要在山的中间对接,所以这种方法需要更精心的规划、先进的勘测、数学和几何知识。只要建造者们遇到地质问题或者隧道偏离既定路线,就得调整隧道的方向。例如,他们可以通过回看从隧道口透进来的光线来不断地检查隧道的推进方向,以便随时修正。如果发生无的偏差,隧道的一端就没法使用了。古罗马人曾在位于今天阿尔及利亚境内修建Saldae水利系统,为此他们修了一条428米长的隧道,隧道的一侧刻有铭文,上面描述了两队建造者们如何在山的内部错过对方,以及为了弥补这一起初的过失,后来新修了一条通道来连接两端的隧道。
每当古罗马人遇到山丘或者高山等这类太高的障碍物致使通行困难时,他们就会使用“双向开挖”法挖掘隧道修路。公元69—79年,在意大利修建的37米长、6米高的富洛(Furio)过山隧道就是一个例子。值得注意的是,一条现代公路至今仍在使用这条隧道。隧道也可用于采矿。矿工会先摸清矿脉,然后再在地下利用竖井和隧道来接近环脉。 威尔士的多莱克西(Dolaucothi)矿区现在还有这种用于开采黄金的隧道痕迹。如果隧道的修建仅仅是为了采矿,那么修建时便可少做规划,因为其修建路线取决于矿脉所在。古罗马的隧道修建项目都是精心规划之后实施的。修建一条隧道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其使用的方法和被开采的岩石类型。“坎儿井”法因为更为容易,往往会比“双向开挖” 法修建起来更快。这是因为山不仅可以从隧道口开挖,还可汝从竖井处开挖。岩石类型也会影响修速时间的长短。岩石硬度高时,古罗马人会采用一种叫作淬火冷却的方法, 先用火加热岩石,然后突然用冷水让其冷却,使其裂开。凿穿岩石进展十分缓慢,因此 建成一条隧道,少则数年,多则需要数十年,这不足为奇。
位于博洛尼亚的一条古罗马 隧道上的建造标记显示,在坚实的岩石中开凿隧道每天只能推进30厘米。相比之下,克劳狄隧道的推进速度是每天1.4米。大部分的隧道都会刻上隧道修建出资人的名字,有时还会刻上隧道设计师的名字。例如,古城塞琉西亚・皮埃里亚(Seleuceia Pieria)的港口受到了洪水威胁,为了让洪水改道,在(今天的)土耳其(境内)修建了 1.4公里长的塞乌莱克(Cevlik)隧道,这个隧道的人口刻着铭文,这些铭文至今仍清晰可见,显示该隧 道始建于公元69年,完工于公元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