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125-888
首页>SAT2>SAT2美国历史>新SAT哪些历史背景知识考的最多?

新SAT哪些历史背景知识考的最多?

2017-09-06 13:49来源:互联网作者:上海管理员

摘要:对于这块“硬骨头”,我们要如何去啃?我们需要扩大知识面来提升在考场上的阅读速度,而从目前考过的建国文献来看的话,题材还有有一定套路的,这里就为大家汇总了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这17次SAT真题考试中的历史文献话题的统计,并针对重点历史文献的重要考点进行了详细的科普,相信将本文内容吃透,一定可以帮助大家冲刺SAT阅读高分。

  历史类文章晦涩难懂有深度,每次考试我们都建议不是都一定历史背景的同学都把历史篇章放到最后面完成,先拿到有把握的分数。

  这是一种可以保障你拿到不错的SAT分数的一个策略,但是对于很多致力的申请者来说,SAT是要冲刺高分的,那么历史类文章就成了一个不能绕过去的坎儿。

  推荐:SAT2美国历史备考资料大全推荐SAT2美国历史精华+备考资料推荐

  对于这块“硬骨头”,我们要如何去啃?我们需要扩大知识面来提升在考场上的阅读速度,而从目前考过的建国文献来看的话,题材还有有一定套路的,这里就为大家汇总了2016年3月到2017年6月这17次SAT真题考试中的历史文献话题的统计,并针对重点历史文献的重要考点进行了详细的科普,相信将本文内容吃透,一定可以帮助大家冲刺SAT阅读高分。

  17次新SAT历史文献话题统计

  2016年3月北美SAT到2017年6北美/亚太SAT,这17次考试以来,历史文献话题的统计如下:

  涉及最多的是独立运动有6次之多,分别是:

  2016.06北美和2017.01亚太(重复1606北美) 富兰克林致总督的信(长单)

  2016.10亚太 common sense常识节选(长单)

  2016.11北美 宾夕法尼亚殖民地的辩论(长双)

  2016.12北美 给欧洲移民的信(长双)

  2016.12亚太 给亚当斯的信(长双)

  涉及南北战争的也达到了4次,分别是:

  2016.05亚太 公民的法律自由(长双)

  2016.06亚太 个人言论自由(长双)

  2017.01北美 林肯和道格拉斯的辩论(长双)

  2017.03 北美 艾默生论政府(长单)

  涉及女权运动的也达到了3次,分别是:

  2016.05北美 女权和废奴(长双)

  2016.10北美 女性主义和女权主义(长双)

  2017.05北美 女权之教育权(长单)

  涉及法国大革命的有1次:

  2016.11亚太 法国大革命(长单)

  涉及制宪会议的有1次:

  2017.05亚太 弗吉尼亚制宪会议(长双)

  涉及到民权运动1次:

  2016.03北美 拉丁族裔的罢工(长双)

  从上述总结我们可以很明显看出新SAT阅读要考察的建国文献主要考察自独立战争(1775——1783年)到南北战争(1861——1865年)期间的将近80年时间的历史。

  让我们在10月考前再来回顾下这段历史,熟悉一下相关的历史背景知识、三个主要的历史人物:华盛顿、富兰克林、杰佛逊以及重要会议、文献。

  重要历史背景回顾

  独立战争

  逃离旧大陆的北美殖民地的民众仍然受制于英国殖民当局高压政策,丧失了政治、经济上的基本权力。在1660年《航海条例》中,殖民当局就已经规定,北美殖民地所有的输入和输出商品都要使用英国船只运输,一切物品只能运往英国;1776年的《印花税法》规定,所有印刷品、商业单据、法律证件等都要缴纳印花税。

  经过概括:1775-1783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爆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战争。又称北美独立战争或美国革命。

  南北战争

  时间:1861年开始,1865年以北方军的胜利结束

  战争原因:南方种植园经济和北方工商业经济都有了较大发展,南北方不同的经济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成为矛盾的焦点。

  过程:1862年,林肯颁布 宅地法 和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的意义:使大量黑人奴隶逃离种植园,加入联邦军队,增强了北方军队的战斗力,瓦解了南方种植园制度

  1863年,北方军队取得葛底斯堡大捷,成为战争的转折点

  战争意义:

  1、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2、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解放了黑人奴隶;

  3、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全部政权,为美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

上海新航道SAT培训班

  三大主要历史人物

  1、集革命家、军事家与政治家于一身的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 1732-1799)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美国任总统,的国务活动家,被誉为“战争时期人,和平时期人,同胞心目中的人”。在美国历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1765年英国颁布印花税法,在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出触发了反英风暴。华盛顿强烈抨击印花税法,要求予以废除。波士顿倾茶事件后,他建议各地建立自己的武装以反抗英王。在整个独立战争期间,华盛顿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引导大陆军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由防御转向进攻,最后取得了胜利。

  华盛顿的伟大并非体现于战争,能够取得战争胜利的人并非少数,而华盛顿只有一个。华盛顿是平民出身的革命家与,他更是一个行动家,美洲的客观环境造就了华盛顿的民主的理念的同时,也造就出他的强烈的、现实主义的风格。华盛顿是典型的现实主义者,国内的民主共和政体并没有导致其产生意识形态色彩。

  他在政策的制定上紧紧围绕美国的国家利益。在国内事务上,他常常能够和联邦党人保持一致;为了为弱小的美国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外交上他要求人们记住“一个国家想从别国寻求无私的援助是愚蠢的,要记住取得属于这种性质的特惠必然要以付出国家的独立为代价,”他强调:“要以各国和睦自由的交往,用文明的手段使贸易扩大和多样化”。他善于寻求合理的妥协,例如为了摆脱危机,缓和与英国的关系,1794年11月19日英美代表签订了《杰伊条约》。

  华盛顿始终保持着头脑的清醒,他认识到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急需一个和平的局面去发展自己。所以在外交上,他是《中立宣言》的的首倡者。为以后美国的孤立主义的思想的形成打下了基础。华盛顿的理念当然是和谐思想的体现,而此类和谐思想本身就是一个健康的社会必备和基础。

  战争胜利后,一些主张君主制的人们认为美国应该建立欧洲盛行的君主政体,华盛顿反驳到:“我认为这个请求包藏着可能降临我国的巨大灾难。”1783年12月23日,他向大陆会议辞去了总司令的职务,回去当他的农民。当他告别自己的朋友们时,他说:“我们的命运将涉及未来世世代代的亿万男女的命运。”历史将记忆这句诚恳的语言。华盛顿此举使人类多了一位总统,而使王冠从此黯然失色。

  华盛顿的理念后来为马克思所认同。他说,美国是“宣布了个人权宣言和推动了18世纪的欧洲革命的地方”;是“产生了伟大的民主共和国思想的地方”。在评述美国精神的时候,马克思说:“自从巨大的搏斗在美国一展开,欧洲的工人就本能地感觉到他们阶级的命运是同星条旗连在一起的”。

  伟人华盛顿认为“道德是一个民意所归的政府所必需的原动力”。1796年9月19日华盛顿的二任总统职务行将届满,在新总统选举前夕他发表的《告别辞》,华盛顿语重心长地呼吁人民团结起来,反对党派斗争,反对分裂势力;外交事务上,他提出了的孤立主义的原则。他所作的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依归,他的这一举动确立了美国总统至多只能连任一次的传统。

  他的《告别辞》告别中陈述的观点,因其巨大的威信而长久影响着美国,成为美国的传统。总统任期届满后,华盛顿又去维尔农山庄经营种植园,费城的《曙光报》写到:“这一天应成为合众国的纪念日......(华盛顿)今天已降到与他同胞们的平等地位。”1789年12月8日这个划时代的伟人在他的农庄逝世。

 

  2、集政治家、科学家和外交家于一身的本杰明•富兰克林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1790),一生是充满坎坷,却能够不断奋斗与超越。他对美国的独立战争和科学事业贡献至伟。

  富兰克林接受了自16世纪以来启蒙学者提出的自然法理论,尤其是约翰-洛克的哲学思想,认为人人都有争取自由、幸福的权利。因此他认为美洲人民有权利实现自己的独立。

  随着殖民地议会和人民对于平等自由权利的要求日趋强烈,反对总督特权斗争与日俱增,此时美洲人民并不具备武力抗英的条件。富兰克林选择了可利用的合法手段、可行的方式,在议会上进行斗争。殖民地人民共推富兰克林赴英国伦敦,同英国政府进行交涉,维护州议会的权利。 在伦敦,富兰克林不畏英政府和议会的蛮横无理,他慷慨陈词、据理力争,力陈议会是独立的,有权独立制定法律,英王批准后便再无权废除,他要求取消英王的专权和总督对议会的控制。

  同时,富兰克林极力反对英国1765年颁布的“印花税法”。1776年,富兰克林在英国下议院议会中,代表殖民地人民回答了主张废除印花税的174项问题。他提出了“没有代表,不纳税”战斗口号,英国议会被迫废除了“印花税法”。

  富兰克林的外交生涯在独立战争期间达到辉煌。1776年底,富兰克林作为美利坚合众国历史上位外交使节出使巴黎。当时的法政府对和美结盟采取观望态度,他利用私人交往,同意趣相投的狄德罗、伏尔泰等许多社会活动家、思想家进行进行交往,通过他们影响法国政府。

  同时富兰克林知道法国决不会为正义和美国结盟,因此他致函巴黎表示如法国帮助美国独立,则美洲贸易主要部分将向法国开放。这种现实主义的做法赢得了法国的欢迎。1778年2月6日与富兰克林签订《美法友好商务条约和美法同盟条约》。此后,英法不宣而战。法国的行动使欧洲一些大国加入到反英战线中来,英国陷入了国际上的孤立。在北美战场,在法军帮助下,大陆军度过了一次次危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富兰克林的名言是:“最小的国家可能有大的同盟者,大国家间的互相猜忌、提防有助于我们的安全。”

  3、集民主主义理论家与国务活动家于一身杰斐逊

  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领导人之一,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人权宣言》的倡导者与两党体制的创立者。

  杰斐逊先后参加了二届大陆会议。从美利坚合众国成立时起,先后任华盛顿政府的国务卿、亚当斯政府的副总统。1791他与麦迪逊等正式成立了民主共和党。 1800年杰斐逊当选为美国总统,后又连任一届。

  杰斐逊继承了约翰-洛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启蒙思想,使自然法思想在人类历史上由思想变为现实。作为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继承世俗基督教的宗教伦理观念,反对物质贪欲、推崇勤俭和农民的“自然生活”的方式。他关注商业作为“财富与权利”的源泉与他的道德观念间的冲突。这个矛盾,促使杰斐逊在现实主义者和理想主义者、在孤立主义者和扩张主义者之间寻求内在的统一。

  杰斐逊著述丰富。1769年杰斐逊提出了一个允许奴隶主释放奴隶的议案;1774年他写成了《英属美洲的权利概述》,他认为“英国议会没有管辖殖民地的合法权限”,他运用自然法的天赋权力说和社会契约论,对美洲的独立进行了强有力的辩护。

  他认为“我们的祖先,在移居美洲之前,是英国在欧洲各领地的自由居民,享有一种自然赋予所有人的权利,即有权离开这个由命运、而不是通过选择给他们安排的国家,有权寻找新的居住地,并按照在他们看来是最能够促进公共幸福的法律和制度,在那里建立新的社会” 因此他最早提出了建立大陆国家的概念;1776年他起草了《弗吉尼亚州宗教自由法规》,主张宗教与国家分离,取消所谓的宗教罪;他又起草了《废止限嗣继承法》,主张废除长子继承制,使大地产经过几个继承人的均分而归于瓦解,他又提出有关教育的法律,要求实行免费初级教育,由国家供养的天才学生去深造。

  杰斐逊对于他的国家的贡献在于《独立宣言》的制定。1775年4月19日,列克星顿的枪声揭开了独立战争的序幕。同年五月,杰斐逊和富兰克林等五人组成为委员会,负责起草脱离英国的宣言,杰斐逊执笔草拟了《独立宣言》,在历史上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杰斐逊继承了洛克、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的国家观,以此为依据建立了世界上个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国家。在《独立宣言》杰斐逊宣称:“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他指出“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府。府的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独立宣言》反映了杰斐逊的民主主义思想。但是他显然不是一个激进主义者,就其思想实质而言他是一个改良主义者。对于殖民地独立路径,他认为,应该先与殖民地母国和解,订立契约,然后实行商业自由、出版自由,实行法治,教育人民,使殖民地具有了实行自治和自我改进的能力。杰斐逊的改良理论与后来英联邦自治领的独立过程是一致。改良主义的思想也促使他也对后来的法国大革命有了深刻的反思。

  杰斐逊是两党体制的创立者,这一点在美国的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美国政治的两党体制,并不是从建国开始就有的。1797年杰克逊在麦迪逊的帮助下建立了个正式的政党“民主-共和党”。杰克逊就是声称代表“民主党”宣布竞选美国总统的,又是美国政治史上次。

  杰弗逊建立两党制的设想,其核心内容是反独裁,主张民主自由和独立。杰弗逊首先提出了宪政制度和两党制,后来成为美国人民的共识。

  两党制的特点在于把社会的矛盾体现为两党存在的不同观点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争论、对立,并且作为一种正常和必要的政治行为而制度化,以此防止政府长期在一种意见和声音下生存,从而在保持社会活力的情况下保证了社会的稳定。

  作为美国的开国设计者,托马斯。杰弗逊始终认为,如果追求团结在一个的周围而运作的局面,有产生大政府和独裁的可能。只有引进竞争、对抗的机制,才能互相监督和制衡。这正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们的革命的初衷。历史发展对此的回答是,这种制度的建立体现了杰弗逊的远见和智慧。

  今天的民主党人把自己称为杰弗逊的后人。特别是二战期间的罗斯福(FranklinRoosevelt)总是以杰弗逊的继承人而骄傲,虽然面对各种危机,他倾向于大政府的治国方略。在他之前的林肯总统在1850年建立了共和党,则接近于杰弗逊的有限政府的思想。事实上,林肯最崇拜的人就是杰弗逊。

  杰弗逊是人权法案的倡导者,他因此甚至有功于全人类。杰弗逊强调的是人人平等,除了忠于祖国,每个人都没有必要忠于他人。在1787年起草美国部宪法时,杰弗逊极其重视想建立一个有效的,但权力受到限制的政府。因为这才符合人人平等的精神。美国宪法的修正案,即的人权法案,就是麦迪逊(JamesMadison,杰弗逊的政治接班人)的亲笔之作,反映了杰弗逊的思想。杰弗逊和他的支持者坚持这一法案,所以1789年,该法案几乎和美国宪法同时发表。

  杰弗逊执政期间继续完善美国新生的民主制度,并部分的践行了联邦党人的政见。在对外关系上大大扩大了美国的领土,保护本国的幼稚工商业的发展。他遵循华盛顿的原则,没有竞选第三任总统。1809年3月66岁的杰斐逊离任后,回到弗吉尼亚的蒙蒂赛洛故居。晚年献身于教育事业,创建了弗吉尼亚大学。1826年7月4日,他病逝,这一天恰好是他起草的《独立宣言》颁布的五十周年纪念日。

  重要会议及法案

  制宪会议

  关于制宪会议在可汗阅读中也涉及到几次,很多同学对其了解甚少,这里唠叨两句:

  美利坚合众国制宪会议是1787年5月25日至9月17日在费城举行,制订了人类历史上的部成文宪法:《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也叫费城会议、联邦会议或费城大会,由于美国是一个崭新的、没有封建传统的国家,美国宪法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学说和美国的现实相结合,在美国建立了不同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总统制、联邦制、代议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社会契约论只是一种理论。人类历史上的国家和政府,都是历史地自然地形成的,而不是依据理论、依据纯粹的契约过程建立起来的,现实和历史中充满了血腥污秽,根本没那么理性。这是政治家们常常抛弃契约论的原因。他们想,算了吧,这算理想中的政府应该是这样形成,可是事实并不按照理想发生啊。

  麦迪逊认为,组成一个好的政府关键,是控制好权力。他说:“如果人人都是天使,那么政府就根本没有必要。在构筑人管理人的政府时,最困难的是:你先得让政府有能力控制百姓;接下来,你还得让它能控制住自己。”

  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政府,它的权力既要强到能够管得了下面的人和事儿,却又不能过强,以致去侵犯公民们保留给自己的自然权利。道理是对,可是,又怎样在“制度上”使这个“好政府”的权力,就恰到“好”处呢?在麦迪逊看来,这就是费城制宪会议要解决的问题。

  《常识》

  1776年1月10日,潘恩在罗什等人的鼓动下,匿名发表他那篇惊骇世俗的小册子。

  《常识》只是一本小册子。不过,页码之轻掩盖不住思想之重,书中承载的思想内涵着实惊人,丝毫不逊色于动辄洋洋万言的民主宣言。且不说里面“人人平等”的理念如何具有前瞻性(他提出“解放黑奴”的观点,直到87年后林肯的《废奴宣言》才将之落到了实处),单单是他对专制王权的深入剖析,就一次次地敲打着陶醉在“英国梦”里沾沾自喜的北美英国人。

  潘恩从政府的起源说起,条分缕析地解构英式政体。他评论英式政体是君主暴政和贵族暴政的肮脏残余,是两者利益的代表,其存在的目的无非是为君王、贵族谋求福利。因此,它不仅是达官贵人们用以剥削本国人民的利器,更是宗主国借以盘剥殖民地的工具。他再三质疑,难道殖民地人民甘心被人奴役、任人宰割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在这本不过50页的小册子中,他宣称这些真理如常识一样自然可信:

  1、“乔治三世只不过是大不列颠皇家畜生”,他是北美事件的首恶之源。英国王室并不神圣,因为据英伦三岛征服史记载,英王的“始祖是某一伙不逞之徒中的作恶多端的魁首”。

  2、“和解与毁灭密切相关,独立才是的出路。”“英国属于欧洲,北美属于它本身”,“现在是分手的时候了”。

  3、独立之后,实行共和政体。“让我们为宪章加冕,北美的法律就是国王”,“推翻国王这一称号,把它分散给有权享受这种称号的人民”。“只要我们能够把一个国家的专权形式,一个与众不同的独立的政体留给后代,花任何代价来换取都是便宜的”。

  《常识》不出三个月,发行12万册。总销售量达50万册以。当时200万北美居民中几乎每一个成年男子都读过或者听过别人谈这本小册子。当时在许多乡村茅舍,如有幸拥有一本藏书,那自然是《圣经》,可是如果拥有第二本,那就是《常识》。在许多大陆军士兵的背囊中,都有一本读得皱巴巴的《常识》。

  一家英国报纸惊叹:“很多读过这本书的人改变了态度,哪怕是一小时之前,他还是一个强烈反对独立思想的人。”华盛顿曾承认这本书在“很多人心里,包括他自己在内,引起了一种巨大的变化”;《常识》一书还为《独立宣言》及其在国内铺平了道路。历史学家们发现,在《独立宣言》中强调的那些民主原则早已被《常识》以更酣畅淋漓的语调阐述过。《独立宣言》的那位作者也曾坦率承认,他引用过《常识》,并对此“引以为荣”。

  《人权论》

  当柏克起而攻击法国革命时,1791年3月,他在伦敦出版《人权论》,激烈抨击柏克的《法国革命感言录》,引起英吉利海峡两岸舆论界的轰动。在书中,他在一个比柏克视野远为广阔的背景上,突出勾勒法国革命的划时代意义。它冲破了当时笼罩于整个西方先进思想界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迷信,深刻地批判了这一政体,给当时还处于摸索状态的法国革命指明了共和主义的崭新方向。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SAT2美国历史精华+备考资料推荐

免费领取资料

免费领取最新剑桥雅思、TPO、SAT真题、百人留学备考群,名师答疑,助教监督,分享最新资讯,领取独家资料。

方法1:扫码添加新航道老师

微信号:shnc_2018

方法2:留下表单信息,老师会及时与您联系

免责声明
1、如转载本网原创文章,请表明出处;
2、本网转载媒体稿件旨在传播更多有益信息,并不代表同意该观点,本网不承担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3、如本网转载稿、资料分享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速与新航道联系(电话:021-64380066),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注册/登录

+86
获取验证码

登录

+86

收不到验证码?

知道了

找回密码

+86
获取验证码
下一步

重新设置密码

为您的账号设置一个新密码

保存新密码

密码重置成功

请妥善保存您的密码
立即登录

为了确保您的帐号安全

请勿将帐号信息提供给他人/机构